【聊聊碳中和】交通也能綠色轉型?


前言


2020年,中國宣布力爭於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其中交通運輸行業是重要的碳排放行業,本文將簡要探討交通運輸行業實現碳減排的主要路徑。


交通運輸行業碳排放現狀


與經濟發展密切相關的交通運輸行業一直以來都是碳排放“大戶”。據生態環境部研究顯示,2014年中國交通運輸行業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達到了近8.2億噸,占全國排放總量近7%。且隨著未來中國經濟的不斷發展,交通運輸需求勢必會持續增長。


交通運輸按照運輸方式可進一步細分為四種,分别是道路運輸、鐵路運輸、水路運輸和航空運輸。其中,僅道路運輸的碳排放就占到交通運輸業總碳排放的84.1%,是交通運輸業減排的重點。


圖1:中國交通運輸行業碳排放占比細分(2014年數據)

(來源:生態環境部,2021)


交通運輸業碳減排路徑


實現交通運輸業的碳減排,主要思路可以概括為:使能源更清潔,使能耗更高效。由此,可以進一步明確出叁種可行的減排路徑。

1. 使用清潔能源替代傳統化石能源

2. 優化現有交通運輸結構

3. 運用互聯網技術助力綠色交通


使用清潔能源替代傳統化石能源不同運輸方式實現清潔能源替代的路線不同。首先對於道路運輸和鐵路運輸,電氣化是能源替代的主要方式。其中鐵路電氣化是以電力機車替代傳統的內燃機車。我國鐵路電氣化起步早,普及程度高,國家鐵路局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底,全國鐵路機車擁有量為2.1萬臺,其中電力機車占比已達到59.5%。鐵路運輸在能源替代方面的優秀表現在其極小的碳排占比(1.2%,圖1)和碳排增速(年均增速3.3%,為四種運輸方式中的最小值,圖2)中就可以體現。未來應持續推進電氣化進程,確保新建鐵路電氣化,同時深化現有鐵路的電氣化改造,力爭在2030年之前實現鐵路的100%電氣化。


圖2:交通運輸碳排放量年均增長率(2008-2018年)

(數據來源:《中國交通部門低碳排放措施和路徑研究綜述》,2020)


道路運輸電氣化則是通過新能源汽車替代傳統燃油汽車來實現。按照動力系統分類,新能源汽車主要包括純電動汽車、混合動力汽車以及燃料電池汽車。新能源汽車應用范圍十分廣泛,除私用外,還應用於公共交通、環衛、物流以及工程等領域。近年來,在國家補貼政策的激勵和充電樁等基礎設施建設的持續完善下,新能源汽車滲透率不斷提高。據商務部數據顯示,今年1-7月,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達147.8萬輛,同比增長兩倍,新能源汽車銷量占新車總銷量的比重已達10%。根據國務院2020年11月發布的《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到2025年,我國新能源汽車新車銷售量應達到汽車新車銷售總量的20%左右;到2035年,純電動汽車應成為新銷售車輛的主流,公共領域用車全面電動化。


然而考慮到動力電池體積大、重量大等問題,電氣化路線並不適用於水路運輸和航空運輸。能量密度更大的氫能和生物質等其他新能源將會是更適合水運和航運的選擇。其中航空運輸尤為值得關注,其碳排放量雖只在四種運輸方式中排名第叁(圖1),但其碳排放量年均增速則遠高於其他叁種運輸方式(圖2)。目前最主流的解決方案是使用可持續航空燃料(Sustainable Aviation Fuels,簡稱SAF)來替代傳統航空燃油。可持續航空燃料是一種新興航空燃料,是通過將生物制造的綠色航油與傳統燃油按一定比例混合制成。與傳統航油相比,可持續航空燃料能將全生命周期二氧化碳淨排放降低75%以上。除此之外,在生產和儲存技術不斷推進的情況下,氫燃料也在逐步成為航空運輸業能源替代的可行選項。


優化現有交通運輸結構優化現有的交通運輸結構,即增強綠色低碳運輸方式的占比,並加強綜合交通體系的協同性。應加快推進大宗貨物和中長距離運輸的“公轉鐵”“公轉水”,同時大力發展多式聯運。近年來,我國鐵路部門正在全面優化鐵路貨運布局,推進鐵路專用線進港口、進礦區、進物流園,從而解決鐵路運輸的“最後一公裏”問題,實現有效的運輸方式替代。


運用互聯網技術助力綠色交通借助互聯網技術實現智慧交通,可以使交通運輸更高效,從而助力綠色低碳交通的實現。例如,新興的數字孿生技術,可以在雲端構建起數字孿生城市,並模擬城市中的交通運行情況,從而有效輔助交通的整體規劃與調度,實現高效的城市交通,減少能源的消耗。


另外,互聯網技術對出行體驗的提升也將有效地提高公眾選擇綠色出行方式的比例。通過大數據可以實現公交線路調整優化與公交智能調度,同時,用戶也可以獲得更精准的實時公交信息,從而合理安排通勤計劃,提高通勤效率。


總結


助推國家“雙碳”目標早日實現,交通運輸行業將是不可忽視的重要環節。實現綠色交通不僅需要國家頂層政策的加持,更需要交通運輸行業全產業鏈的通力合作以及公眾對於綠色低碳理念的理解和接受。我國綠色交通的實現,仍然任重而道遠。


宋菁

中國節能皓信副總經理

香港綠色金融協會ESG披露及整合工作組聯席主席

電話:+852 3107 0711

郵箱:joysong@cecepec.com


中國節能皓信: 市場部

電話:+852 3107 2398/+86 0755 2337 3861

郵箱:inquiry@cecepec.com


參考文章:

1.生態環境部(2021),《中國移動源環境管理年報》

http://www.mee.gov.cn/hjzl/sthjzk/ydyhjgl/202008/P020200811521365906550.pdf

2.袁志逸,李振宇,康利平,周新軍,李曉津,李超,彭天鐸,歐訓民(2020),《中國交通部門低碳排放措施和路徑研究綜述》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0/1228/09/49784427_953853785.shtml

3.新華網(2019),電力火車頭:拉出中國黃金產業

http://www.xinhuanet.com/2019-01/02/c_1123935322.htm

4.中國財富網(2021),商務部:新能源汽車市場滲透率將進一步提高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08571130033870574&wfr=spider&for=pc

5.新華社(2020),《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

http://www.gov.cn/xinwen/2020-11/02/content_5556762.htm

6.落基山研究所(2021),“綠色燃料”叁步走:如何實現2060交通碳中和

http://www.tanpaifang.com/tanzhonghe/2021/0112/76232.html

7.界面(2021),可持續航空燃料SAF是概念還是產業?

https://www.jiemian.com/article/6360641.html

8.人民網(2021),綠色交通駛入“快車道”

http://finance.people.com.cn/n1/2021/0404/c1004-32069351.html

9.中國交通新聞網(2021),“雙碳”目標驅動交通綠色轉型——交通出行綠色發展研討會綜述

https://www.zgjtb.com/2021-03/17/content_258397.htm

10.全國能源信息平臺(2021),“碳中和”專題系列研究報告|中國碳中和重點行業分析(交通運輸篇)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07141529880617330&wfr=spider&for=pc&searchword=


*本文所載資料內容僅供一般參考使用,由於政策更新及市場交替等因素,本集團不能保證這些資料在您收取時或日後仍然准確。本集團將不對任何在沒有詳細考慮相關情況及獲取適當專業意見下依據本刊物所載資料行事之行為承擔任何責任。第叁方機構如欲轉載文章,請原文轉載不得修改,且標注來源。如需改動文章內容,請事先獲得中國節能皓信書面同意。


- 訂閲我們的微信公眾號 -

微信號:中節能皓信CECEPEC

中國節能皓信環境顧問集團

CECEP ENVIRONMENTAL CONSULTING GROUP


可持續發展管理咨詢 | 可持續投資及金融方案 | 氣候及環境管理咨詢

綠色建築咨詢 | EnvAI智能化管理平臺 | 專業培訓服務


日期2021-08-24